當前位置: 首頁 > 民辦中學 > 高中教育

洛陽教育網:高中生生涯規劃教育如何發揮實效

時間:2021-10-10 13:28:10 高中教育 我要投稿

生涯規劃教育和學校特色發展可以做到融合互通、互促發展,兩者有機結合不僅使特色發展更有內涵和生命力,也使生涯規劃教育更具成效。

國務院辦公廳近期發布《關于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文件(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了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六方面的重點任務,“加強學生發展指導”是其中之一,并且明確了對學生理想、心理、學習、生活、生涯規劃指導應注重指導實效、健全指導機制的要求,再次引發了教育界對于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發揮其實效性的關注。新高考改革,使高中生對自己未來的職業擁有了更多選擇權,高中生生涯規劃教育也被賦予了深入推進新高考改革的歷史使命。學校如何根據自身特色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生涯規劃教育模式,成為每所高中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促建中心平臺和教師隊伍 保障生涯規劃教育順利進行

《指導意見》指出,“各地要制定學生發展指導意見,指導學校建立學生發展指導制度,加強指導教師培訓。普通高中學校要明確指導機構,建立專兼結合的指導教師隊伍”。生涯規劃教育指導中心平臺和教師隊伍的建設是生涯規劃教育實施的基礎。

一是做好頂層設計。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把生涯規劃教育納入工作計劃,成立專門的生涯規劃教育專家組,出臺生涯規劃教育指導意見。學校要按照《指導意見》建立生涯規劃教育指導中心,建立校長責任制和生涯規劃教育專人專責制,形成一套從上到下的、完善的生涯規劃教育指導機制。學??梢越⑸囊巹澖逃W站,豐富生涯規劃教育案例和創新創業實踐案例,更新高校專業、職業變化信息,設立專家咨詢問題欄目,及時解決學生在生涯規劃中遇到的問題。

二是合理選任與培訓授課教師。教師隊伍是生涯規劃教育實施的基礎保障,基層教育部門需要牽頭組織各學校的班主任、思政課教師、心理教師等相關教師進行專業化的生涯規劃教育培訓,逐步建立以專職教師為骨干,班主任、學科教師共同參與的高素質生涯規劃教師隊伍。

三是制定高中生生涯規劃書。由學校生涯規劃教育中心制定個性化的生涯規劃書,由班主任負責,科任教師、家長、學生共同完成。高一年級至高三年級的成長規劃書均包含“自我認知、學業規劃、升學規劃、職業認知、職業規劃”五個方面。但是由于各階段發展目標不同,側重點應各有不同。手冊附錄可以包括學生自我評價相關詞語、優秀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參考范例等。

緊抓學科滲透和課外實踐 打通生涯規劃教育渠道

《指導意見》指出,“通過學科教學滲透,開設指導課程,舉辦專題講座,開展職業體驗等對學生進行指導”。學科滲透和豐富的實踐活動是深入開展生涯規劃建設的有效途徑。

一是科學規劃課程設置與實施。課程設置的總目標應引導學生充分認識生涯規劃教育對人生發展的重要性,充分認識自我、了解社會、了解職業及其對應的專業,逐步樹立主動規劃、自我發展的意識和正確的成才觀、就業觀。高中各個年級要分目標引領,明確具體課時要求,每周至少增設2個課時的教學實踐,教學與指導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融合,創建“教、學、做”為一體的整體化教學模式。

二是形成學科滲透的層次路徑。高中階段的許多知識都是未來行業知識的基礎,其中涉及的一些專業知識已經具備了職業規劃的指導內容,比如物理、化學等學科實踐應用性很強的教學設計,英語、語文等人文學科基本職業意識滲透的教學設計及數學、地理等學科實用價值及探索方法的教學設計,都可以成為通過學科滲透實現生涯規劃教育的有效途徑。學校應組織建立學科特色的生涯規劃教育教師團隊,將生涯規劃教育理念融合到各學科的教學與學生活動中,使學生了解各門學科的特點、與之相關的大學專業特性、相對應的職業特點等基礎知識,充分認識學科學習的實際意義和職業價值,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學科能力傾向、發展潛力進行學業規劃。此外,科任教師也可以利用自身便利,為學生提供不同的職業信息、專業特征,幫助學生認識理想與未來職業的關系,完成“自我認識—學業生涯—專業選擇—職業生涯”的生涯規劃過程。

三是建立學生生涯規劃體驗基地。學??梢耘c社會實踐基地、校友企業等建立長效合作的協同育人機制,建設面向高中生的職業體驗基地,組織學生體驗行業現狀、職業環境,直接感受一線工作狀態,直觀了解職業信息,了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和標準。鼓勵學生利用節假日在生涯規劃基地進行志愿者、兼職工作等。為學生建立職業傾向、培養職業興趣、高考志愿填報提供依據。

四是開展多樣化的生涯規劃校園活動。學??梢酝ㄟ^利用本校教師資源、校友資源、網絡資源和各種社會資料開展多種多樣的主題活動與專題講座。如充分利用社團、校園廣播、校園刊物等平臺讓學生自己策劃相關活動,激發學生生涯規劃的主觀能動性。

力爭社會支持和家校合作 拓展生涯規劃教育視野

《指導意見》指出,“注重利用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等各種社會資源,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協同指導機制。高校應以多種方式向高中學校介紹專業設置、選拔要求、培養目標及就業方向等,為學生提供咨詢和幫助”。生涯規劃教育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是建立在“家校全員參與”原則、“社會、學校、家庭”三位一體理念上的工程。

一是聘請相關專業教育專家進行指導。生涯規劃教育需要理論建構和更新,在生涯規劃教育實踐的過程中,除了共性問題,還有各所學?;谧陨戆l展的個性問題。聘請相關教育專家作為生涯規劃指導中心指導教師,根據新時代的發展趨勢和社會變革規律,不斷更新適合中國特色的生涯規劃教育的理論研究和實踐途徑,開發生涯規劃教育資源,創新生涯規劃教育模式,真正服務于學生創新型發展和國家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要求。

二是積極尋求家長的支持與合作。一方面,學校要鼓勵家長參與到學生生涯教育的全過程中,積極、主動地通過家長會、建立家長聯合責任制等形式來實現家校聯合,促進生涯規劃教育的系統性。另一方面,學校也要考慮到家長間的差異,很多碰到困惑的家長需要學校指導,需要了解如何獲得資源和幫助。所以學校與家庭要形成合力,共同促進學生職業規劃以及終身發展能力的提升。

妥用大數據分析和測評工具 強化生涯規劃教育技術支持

大數據分析方法可以對學校的生涯規劃進行多維度、多層次的分析,獲得有價值的數據信息,全面準確地把握學校生涯規劃教育的發展狀況和規律,進一步對學生的生涯規劃教育進行有效指導。

一是利用大數據幫助學生建立客觀良好的自我認知與職業認知。自我認知是一個復雜的概念,它包括能力傾向、性格特征、人格特征、興趣愛好等方面的自我了解,客觀良好的自我認知是學生生涯規劃教育的必要前提和關鍵信息。職業認知包括對職業環境和職業能力等方面的認知,是學生職業規劃的基礎??梢岳脤I量表對學生的基本特征進行測評,建立大數據庫,為學生準確客觀地認識自我、認識職業傾向獲得有力的數據支持,為生涯規劃提供科學的依據。

二是個性化的大數據分析幫助學生選擇規劃路線。學校通過測評工具對學生的人格特征、興趣偏好、職業傾向等內容進行測試,科學地利用測評結果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在自我認知和職業認知的基礎上,建立學生生涯規劃檔案。學校加強學生生涯規劃檔案管理和追蹤,以大數據為基礎,幫助學生更為客觀和全面地設計學業生涯規劃和職業生涯規劃路線,為個體選擇提供依據。

生涯規劃教育始終在路上,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出更多行之有效的方式,推動普通高中學校建立健全高中學生生涯規劃教育的工作機制。此外,生涯規劃教育和學校特色發展可以做到融合互通、互促發展,兩者有機結合不僅使特色發展更有內涵和生命力,也使生涯規劃教育更具成效。學??梢試L試有效途徑、結合辦校特色,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生涯規劃教育模式,推動生涯規劃教育的深化特色發展。


无码一级毛片一区二区视频孕妇|粉嫩小泬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A∨无码国产精品久久观看|久久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